觀點, 總體經濟, 社畜看天下 2022 經濟展望:「美中不足」, 消費成長動能可期 雖然Omicron病毒從2021年11月起再次造成全世界的經濟動盪,美國確診人數大幅增加、歐洲再成疫情重災區,中國西安一千多萬人的大城市也在12月底一夕封鎖。幸好截至目前為止,儘管確診人數不斷攀新高,但是死亡人數並沒有跟上來,死亡率較低,因此稍微沖淡了大家對這次新冠變異病毒的恐慌程度。
人工智慧, 資訊安全, 趨勢 德國提出「AI標準化藍圖」 展現了哪些企圖? AI在不同產業、不同領域的應用愈來愈普及,在媒體上也不時能夠看到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智慧金融等技術應用的突破,也可以看到許多研討會、課程如百花齊放。不過,如果從台灣產業宏觀角度來看,AI的下一步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應該要加強哪方面的專業能力?恐怕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人工智慧, 趨勢 AI標準化五項行動方案 加速產業AI落地 2021年12月中,由人工智慧協會、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以及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友們共同舉辦,鴻海研究院、東海大學、逢甲大學、精誠資訊等多位產學研專業人士,線上線下共約120人參與研討會,分享近半年共同研讀「德國AI標準化藍圖」(GERMAN STANDARDIZATION ROADMAP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心得與洞察,並提出對於台灣AI發展藍圖的建議及行動方案。
社畜看天下, 專欄 財經媒體百百種,怎麼選擇? 很多人想看財經新聞,但往往被排山倒海的資訊量和似懂非懂的專業名詞嚇到,不知如何著手才能快速增進相關知識。首先,建議聚焦在財經資訊的蒐集。報紙、電視、雜誌、網路跟專書,不同媒體各有不同特性,大家可以視自己的需求跟使用習慣來選擇。
資訊安全, 人物訪談, 觀點 李維斌:AI安全是一場須立即投入的軍備競賽 台灣產業界從2017年左右開始大舉投入,目前AI發展邁向落地應用;AI攻擊、防禦技術就像一場軍備競賽,各國都已積極投入,「但是到目前為止,AI和資安這兩個領域還沒有開始對話。」
人物訪談, 觀點 物價一漲不回頭?除了通膨還要關注各國貨幣政策 物價的漲勢應該是最近媒體關注焦點,也是不少人切身的感受,並且直接跟通貨膨脹聯想在一起。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這波物價上漲主要跟原物料有關,11月底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6.2%、歐洲是4.1%。歐洲主要原因在於能源價格大漲,西班牙、葡萄牙的電價跟今年3月相比漲了三倍,荷蘭漲了四倍,義大利的電價同樣居高不下。
觀點, 人物訪談 張懋中:投資未來要有遠見、持續,還要有Roadmap 針對台灣半導體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學術界育才、攬才、留才提出建議後,鴻海研究院諮詢委員陽明交通大學前校長張懋中博士指出,政府與產業界對於半導體下一步發展的思維及佈局,會是決勝負關鍵。
觀點, 人物訪談 張懋中:加大步伐用不同方法,才能發明未來 鴻海研究院與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陽明交通大學等單位在9月9日合辦「NExT Forum:Compound Semiconductor in E-Vehicle」,邀請包括201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天野浩(Armano Hiroshi)在內等多位產官學界專家與會,共同研商分享如何讓台灣繼續在半導體產業穩居關鍵地位,同時帶動全球相關產業的進步。促成這場論壇背後的靈魂人物就是鴻海研究院諮詢委員、中研院、美國工程學院及美國發明家學院院士、陽明交通大學前校長張懋中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