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怡玲
溫怡玲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IC之音主持人。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曾任職電視、雜誌與網路多家媒體。 積極推動台灣產業AI化,經營科技及經濟知識社群。與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故陳昇瑋執行長合著《人工智慧在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與挑戰》;與台經院孫明德主任合著《孫主任的經濟筆記:景氣預測權威的12堂總經課》。2023年與《親子天下》編輯團隊合著《AI如何重塑教育》。

66 篇文章
智慧醫療落地整合關鍵:信任與治理
智慧醫療, 人物訪談, 觀點

智慧醫療落地整合關鍵:信任與治理

儘管AI在個人化健康、遠距照護等領域已有許多應用,但多數仍未與醫院系統有效整合,導致AI對醫療院所而言仍是成本而非價值。其根本原因在於缺乏一個可信的數據使用框架,讓利害關係人(如醫院、病患)擔憂數據二次利用的合規性、倫理性,以及AI決策的可靠性。

  • 溫怡玲
    溫怡玲
孫明德:台美經濟都靠 AI 撐 貿易摩擦是持久戰
關稅, 中美科技戰, 總體經濟, 觀點

孫明德:台美經濟都靠 AI 撐 貿易摩擦是持久戰

對台灣來說,美國的海外採購,正是帶動台灣這兩年經濟成長的最大動力來源。美國科技巨擘們的AI資本支出,直接轉化為台灣企業的出口訂單。如同報告中指出,驅動這波需求的關鍵硬體,「在台灣製造的NVIDIA GPU」以及「在亞洲製造的高階網路交換器與光收發器」,都是從海外進口到美國的設備主力。

  • 溫怡玲
    溫怡玲
算力不是萬靈丹?判斷 AI 成敗的經濟學觀點
算力, 總體經濟, 觀點

算力不是萬靈丹?判斷 AI 成敗的經濟學觀點

然而,這些模型對資料的結構性與穩定性有高度要求,只要發生制度變化(如美國的對等關稅)、消費者行為劇變(如疫情期間)、或變數之間的關係改變,預測便可能大幅失準。而AI的大量普及應用,對於經濟、政治,甚至教育、文化層面都將產生大幅翻轉,即將形成經濟預測上的極大挑戰。

  • 溫怡玲
    溫怡玲
員工不願配合導入 AI?三步驟跨出成功第一步
人才培育, 策略觀點, 觀點

員工不願配合導入 AI?三步驟跨出成功第一步

因此,從制度設計開始,就必須注意要滿足三個關鍵需求:首先是延續與員工協作的思維,賦權員工,讓員工能夠積極參與塑造自己的新職能。其次,領導階層也必須重新安排流程、分配任務,為企業增加的價值。最後,將科技變革視為必須持續管理的動力,保持足夠的彈性與應變力。

  • 溫怡玲
    溫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