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 產業案例, 觀點 手機鏡頭大功用 傑精靈用電腦視覺成為量測專家 手機鏡頭除了用來拍照之外,還能用來協助測量心跳及呼吸頻率,以及空間裝潢不可或缺的建材尺寸。成立於2015年的傑精靈資訊科技是家擅長於電腦視覺的軟體公司,應用領域包括醫療、交通,以及這次因為參與「AI Starts」計畫而開發的智慧量測。
新創, 產業案例, 觀點 AI能協助我們打造宜居的建築嗎? 居住問題向來是備受討論的議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結構不斷變化,許多老舊危樓的安全問題也逐步浮現。不同於國外在可負擔建築上多半考量租金成本,台灣的房屋自有率高達85%,據統計,台灣至今年為止屋齡超過30年的房屋有486萬戶,這意味著這些房子將面臨翻修更新等問題。
新創, 產業案例, 觀點 產業轉型,別過度仰賴AI技術解決所有問題 「AI應用到產業有太多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了,必須要跟該領域的專家合作才有機會。」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董事長、鴻海研究院執行長李維斌觀察,近幾年來企業在嘗試導入AI專案時,常會忽略領域知識的重要,並過度仰賴AI技術解決所有問題。
觀點, 人物訪談 AI工程師的一天:不想沈默寫程式,更愛與人互動 人工智慧已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更被預期是未來十年的重要技術之一,其應用領域十分多元,也衍伸出數據分析師、資料科學家、AI專案經理、AI工程師......等不同職務需求。
觀點, 數位轉型 從專案到落地的系統規劃關鍵五堂課(一):認識人工智慧跟工人智慧的異同 這幾年,灰犀牛與黑天鵝事件幾乎已成為新常態,許多人將這個充滿變動的時刻稱為「VUCA時代」,充滿變動的環境也讓許多企業在推展商業策略時,無法掌握節奏並快速反應。科技部工業工程與管理學門召集人、北科大工業工程與管理系范書愷教授建議,企業除了要隨時洞察社會外,更要善用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將挑戰轉變為機會。
新創, 人物訪談, 觀點 林之晨:最動盪卻是最好的時刻,新的王者即將出現 自2010年人工智慧技術出現重大突破後,產學界便開始注意相關到這股趨勢並陸續投入資源,台灣AI新創團隊則在2015年後如雨後春筍般增加。然而,近來許多投資公司皆示警,目前新創將迎來寒冬,但台灣大哥大總經理、AppWorks創始合夥人,同時也是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董事林之晨認為,目前對於台灣新創企業正是大好的時機,也提醒到需關注三股最大的力量:人工智慧、區塊鏈以及東南亞市場。
ESG新賽局, 數位轉型, 趨勢 從數位化到ESG雙軸轉型 ,台中精機如何加入零碳生產鏈 2023年歐盟試徵碳邊境税在即,第一波鎖定鋼鐵、水泥、鋁、化肥、電力等五大產業,這些產品進入歐盟需申報碳含量,2026年開始繳交CBAM碳稅。台灣工具機領導大廠台中精機雖不在明年的首波產業名單中,卻早已推動數位化與ESG的雙軸轉型,並導入各種智慧化與綠化廠房的措施。
人物訪談, 觀點 佈局化合物半導體 鴻海致力串連上下游打造生態系 面對疫情後、地緣政治風險未明的產業未來,鴻海集團近幾年早已積極佈局,除了號召成立MIH平台串連上下游供應商,在化合物半導體研發設計及製造的生態佈局也非常值得關注。九月中旬,鴻海研究院再度攜手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舉辦NExT Forum,針對近來備受關注的氮化鎵 (GaN)、碳化矽 (SiC) 等化合物半導體,邀請重量級產學代表,分享新世代半導體的技術與應用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