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 趨勢 陪跑計畫第三堂:從經濟學角度出發,挑選合適的AI工具 以餐廳來講,食材新鮮是很重要的,基本上每天都需要叫貨,但可能會有季節性、人流等因素影響,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庫存管理就很重要。過往十分仰賴老闆的經驗,在準備充足的食材與成本間考量。能不能有工具提供自動化的預測,協助老闆做出更好的選擇?
ESG新賽局, 社畜看天下, 觀點 2023產業布局:中國、歐美、印度,企業該往哪裡去? 風險管理是企業治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對以出口為主的科技製造業而言,總體經濟與全球政治變動都是不可忽視的風險因子。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美元、能源與地緣是影響2023年下半年經濟的關鍵因素,儘管目前看來經濟似乎有明顯的走勢,但仍有變因,建議企業除了理想推估出的 Plan A,最好還是有 Plan B、C,以因應全球政局會發生的變化。
ESG新賽局, 社畜看天下, 觀點 金融危機才走到一半?2023下半年的企業風險管理 今年上半年美國銀行倒閉讓許多人憂心,金融風暴是否可能捲土重來,美國升息看似進入尾聲,然而其實還有些潛藏危機值得關注,至少歐洲升息尚未停止。另一方面,歐盟與美國在碳邊境稅上也持續推進,透過經濟手段解決氣候危機的政策已是全球許多國家共識,對企業而言似乎也形成不小的壓力,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從風險管理切入,分析全球總體經濟趨勢,以及近期各國央行與產業的動機與轉向。
ESG新賽局, 社畜看天下, 觀點 景氣預測怎麼看?企業不可或缺的風險治理參考 2023年邁入下半年,今年除了矽谷銀行倒閉、瑞士信貸集團再度出事,看起來全球經濟都不太好,但消費市場卻極度熱鬧,不僅機票和高鐵票一位難求,周圍國家也重新燃起觀光旅遊熱潮。為什麼景氣預估的數字,總是跟我們感受到的不一樣?這些預估值又是如何產生的?
人工智慧, 趨勢, AI EXPO2023 從ChatGPT談如何建構Trusted AI生態系 AIGC問世以來,相關技術演進愈加快速,變動速度之快讓人眼花撩亂,卻也帶來社會隱憂,例如利用AI繪製羅馬教皇方濟各身穿潮流羽絨服、美國前總統川普被逮補的照片,或是利用ChatGPT生成假募款網站以騙取捐款。從技術與法律層面來看,又有哪些方法能解決這些問題呢?
人工智慧, 趨勢 AI可以被監管嗎?歐盟通過《人工智慧法》草案的後續及影響 歐洲議會在6月14日投票通過《人工智慧法案》草案,這項立法進展雖無關技術突破,卻可能對歐洲科技政策方面帶來深遠影響,也是由監管機構首次提出的AI法律。雖然歐洲議會立法的程序十分繁複,及至法律正式實施仍有一段時間,但從草案內容中可以看出未來AI規範的輪廓已經基本成型。
產業案例, 觀點 以人工智慧打造長照網絡,6億筆資料實現精準照護 「長照」顧名思義就是長期照顧,也就是需要有人照顧才能夠生活,根據統計,已開發國家中約12%的高齡者有照顧需求,台灣將在2030年達到100萬人,是十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台灣擁有頂尖的醫療技術,也有許多優秀的科技人才,但在醫療照護方面仍有許多行政作業必須仰賴人力操作,這對極具人力需求的長照產業來說,如何借用人工智慧協助?
數位轉型, 觀點 AI是成本,還是投資?ChatGPT 熱潮的省思與轉型策略 任何新科技都必須進入人類的經濟生活體系中,才會產生意義,簡單說就是要有商業價值,「好的科技是一個成本,還是一個投資?」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在「AI EXPO 2023 Taiwan」論壇上指出,成本可以視為花費;而投資則是為了能夠創造更多的收入與價值,這是台灣企業在進行數位轉型或是AI導入時的思考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