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育青

現任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知勢》副總編輯,關注科技發展對人類的影響,也關心台灣產業面對數位變革時,所面臨的挑戰與克服要點。喜歡文學,欣賞跨域碰撞的火花。

392 篇文章
從生技到醫療 人工智慧將為健康產業帶來顛覆
智慧醫療, 人工智慧, 趨勢

從生技到醫療 人工智慧將為健康產業帶來顛覆

人工智慧相關技術日新月異,GPT-4 的出現不僅重塑我們的工作、學習與生活,更可能引發一場新革命,也預示著未來醫療模式的轉變。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與台醫創投集團共同舉辦「生醫界的智能文藝復興時代」論壇,在 12 月 19 日邀請多位國內外專家、醫師從不同角度切入,分享生醫與人工智慧匯流後,將對人類社會產生哪些影響。

  • 楊育青
2024 經濟瞭望,美中日歐經濟表現大不同
總體經濟, 社畜看天下, 觀點

2024 經濟瞭望,美中日歐經濟表現大不同

透過總體經濟,經營者能以不同的數據代入情境模擬,掌握對公司營運可能產生的衝擊,並據以擬定企業策略。綜觀今年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表現,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認為,美國與中國這兩大世界消費引擎動能不足的原因並不相同,而歐洲可能走出俄烏戰爭的影響略為好轉;至於日本,則建議別太躁進投資。

  • 楊育青
全球經濟還在「長新冠」,2024年關鍵指標這樣看
總體經濟, ESG新賽局, 社畜看天下, 觀點

全球經濟還在「長新冠」,2024年關鍵指標這樣看

2023年即將邁入尾聲,然而俄烏戰爭戰火未息,以色列與哈瑪斯紛爭又起,面對全球政經環境的混沌,以及年末期間紛紛出爐各種趨勢分析,如何釐清眾說紛紜的底層脈絡?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透過總體經濟的數據以及關鍵指標,讓工作者可以從中找到工作與趨勢的關係,並為企業提供了擬定策略的情境參考。

  • 楊育青
張益肇、孫明德、葉丙成等多位專家加入 AIF 董事會,詹婷怡接任董事長
人工智慧, 趨勢

張益肇、孫明德、葉丙成等多位專家加入 AIF 董事會,詹婷怡接任董事長

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今(6日)公告第三屆董事名單,包括微軟亞洲研究院前副院長張益肇、華碩雲端暨台智雲總經理吳漢章、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以及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葉丙成等多位產學界專家加入董事會,董事長則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前主委詹婷怡接任。前任董事長、鴻海研究院執行長李維斌則任榮譽董事長。

  • 楊育青
全球啟動 AI 風險控管,涵蓋層面廣亟待開啟專家對話
人工智慧, 趨勢

全球啟動 AI 風險控管,涵蓋層面廣亟待開啟專家對話

自 Open AI 發表 ChatGPT 後,不僅產業開始關注生成式 AI 帶來的各種應用與成長機會,同時引發許多濫用或誤用的爭議。世界各國近來也嘗試透過規範方針或原則,以規範 AI 的發展及應用,但由於涉及層面極廣,當中存在許多難題。例如創新與規範的尺度拿捏、全球框架與不同地區或產業的差異,對於過去既有的法律及政策框架來說,都是全新的挑戰,需要透過跨域專家對話凝聚共識,進而提出具體可行的AI治理方法。

  • 楊育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