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教孩子學 AI,就是 AI 時代的教育變革? 雲門舞集舞蹈教室董事長温慧玟是我尊敬的藝文界前輩,一直以來關注且全心投入藝術與身體教育。在 2021 年她接手屏東新埤大成國小校務營運,短短三年間,改變的不只是學校課程與師生關係,甚至整個村子都改變了。她跟團隊看見什麼問題、做了哪些事情?如何藉此重新定義 AI 時代的學校教育,並找出真正的價值?在本週電子報特別與各位分享。
人才培育, 人物訪談, 觀點 AI 時代的教育難題,家長與老師的新考題(上) 在 AI 技術與應用不斷進化的時代,知識的獲取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傳統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學校教育也面臨極大挑戰。學生的學習成果不再僅依賴記憶與測驗來評估,而是更強調理解、創造與應用能力。面對未來的新時代,現有的教育制度該如何調整,才能讓孩子擁有 AI 無法取代的能力?
訂閱電子報 AI 融合低空經濟,台灣企業如何打造國際級創新應用 在飛行車軟硬體整合系統中,AI 是不可或缺的重中之重。因此,飛行車跳脫傳統車輛或飛機的設計概念,整合軟硬體,開啟 AI 的新應用場域,肯定是台灣打造科技產業新生態系的關鍵和絕佳機會。
訂閱電子報 AI 智慧城市發展,產業與政府的嶄新挑戰 在拉馬甘市的智慧城市規劃中,家庭教育和藝術教育是 AI 推動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位議員說,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科技和藝術共融,「這才是真正的 AI 素養。」
智慧城市, 人工智慧, 創新 台、以兩國交流智慧城市規劃 如何共創 AI 生態系? 隨著技術與應用的光速發展,AI 在城市管理、基礎建設、醫療、交通與社會服務等領域的應用日益成熟,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台灣與以色列都在這場 AI 革命中尋求最佳發展路徑,然而兩國在政策推動、產業導入及應用模式上,卻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策略與思維。
電動車, 新創, 觀點 CES 2025 觀察:自動駕駛技術落地,台灣產業迎接新機遇 自 2025 年開年以來,全球電動車便迎來眾多變局。美國總統川普近期簽署一系列貿易政策,計劃重新審查中國製電動車的關稅,並可能對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電動車與關鍵零組件課徵更高額的關稅。此外,美國政府還考慮進一步收緊對中國車用晶片與 AI 算法的出口管制,試圖限制中國車廠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訂閱電子報 DeepSeek-R1 真的啟動另波 AI 革命,或開啟更多方向的探索? 本週電子報跟各位共同思考的也是這兩個重點,由 AIF 首席資料科學家蔡源鴻博士執筆的 DeepSeek 技術效應分析,這原本是我們內部每週學習的內容,特別和大家分享,究竟DeepSeek 是否真的展現出 AI「頓悟」的能力?
人工智慧, 趨勢 尚缺空間智慧,現今 LLM 真的足以與世界互動嗎? 現今大型語言模型(LLM)雖能生動生成文字、圖片與影片,但它們能否真正理解並與三維世界互動,仍然充滿疑問。想像一下,如果只需一張平面照片,你就能創造出一個可以隨意探索、充滿互動的三維世界呢?這不再是科幻小說,而是李飛飛與其創辦的 World Labs 正在努力實現的願景。然而,這僅僅是通往「空間智慧」(spatial intelligence) 時代的起點。